欢迎进入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图书馆)官方网站!

文献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文献推荐 > 推荐

《来路孤独,常有欢喜》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7 浏览次数:1927次
字体大小: 关闭

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

《来路孤独,常有欢喜》

余光中

作品简介

余光中的散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语言生动幽默,笔触开阔大气,艺术成就独特且主题丰富:有旅居海外的经历,有个人读书体会,有四个女儿的成长故事,更有对祖国故土和文化的眷恋。


其诗歌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追求诗的工整,讲究诗的和谐,强调诗的节奏韵律,赋予现代新诗以活力。

本书精选收录余光中先生50年来的创作精粹,包含散文24篇,诗歌26篇,囊括散文名篇《猛虎与蔷薇》《石城之行》《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沙田山居》和诗歌名篇《乡愁》《白玉苦瓜》《积木》等。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生于江苏南京。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一生笔耕不辍,纵横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构建的“四度写作空间”。其文学影响力深远,遍及华人世界。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阳点名》等;散文集《逍遥游》《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青桐一梦》等。

经典节选

猛虎与蔷薇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1886—1967)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如果一行诗句可以代表一种诗派(有一本英国文学史曾举柯尔律治《忽必烈汗》中的三行诗句:“好一处蛮荒的所在!如此的圣洁、鬼怪,像在那残月之下,有一个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欢爱!”为浪漫诗派的代表),我就愿举这行诗为象征诗派艺术的代表。每次念及,我都不禁想起法国现代画家亨利·卢梭(HenriRousseau,1844—1910)的杰作《沉睡的吉普赛人》。假使卢梭当日所画的不是雄狮逼视着梦中的浪子,而是猛虎在细嗅含苞的蔷薇,我相信,这幅画同样会成为杰作。惜乎卢梭逝世,而萨松尚未成名。


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所无法说清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假使他把原诗写成了“我心里有猛虎雄踞在花旁”,那就会显得呆笨、死板,徒然加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只有原诗才算恰到好处,因为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两者的调和与统一。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和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词句,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以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晓风残月”的上半阕那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谁能说它竟是阴柔?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诗句;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的词句。再如浪漫诗人济慈和雪莱,无疑地都是阴柔的了。可是清啭的夜莺也曾唱过:“或是像精壮的科德慈,怒着鹰眼,凝视在太平洋上。”就是在那阴柔到了极点的《夜莺曲》里,也还有这样的句子:“同样的歌声时常——迷住了神怪的长窗——那荒僻妖土的长窗——俯临在惊险的海上。”至于那只云雀,他那《西风歌》里所蕴藏的力量,简直是排山倒海,雷霆万钧!还有那一首十四行诗《阿西曼地亚斯》(Ozymandias)除了表现艺术不朽的思想不说,只其气象之伟大、魄力之雄浑,已可匹敌太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也就是因为人性里面,多多少少地含有这相对的两种气质,许多人才能够欣赏和自己气质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人。例如在英国,华兹华斯欣赏弥尔顿,拜伦欣赏蒲柏,夏洛蒂·勃朗特欣赏萨克雷,司各特欣赏简·奥斯汀,斯温伯恩欣赏兰多,兰多欣赏布朗宁。在我国,辛弃疾欣赏李清照也是一个*好的例子。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因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的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的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梅村、子山,晚作悲凉,萨松在*次大战后出版了低调的《心旅》(TheHeart`sJourney)。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住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致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二十世纪的人一样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夜

安全感

土地苍老,气候犹多变而年轻

直径五千年的大台风

没有一个角落是安全

除了危险的中心——

那台风眼,金发,蓝瞳

一千层威胁绕,绕它在中间

在我们这时代

每个人都是例外

谁要超越电殛和雷惩

让他伸出自己

向黑狰狰的风雨

可怖的禁区

在我们这时代

每一支笔是一个例外

每一支避雷针都相信

敢于应战的,不死于战争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推荐理由

乡愁这首诗是余光中老先生的代表作品。这样一首诗情深意切,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是许多年来众多乡愁为题的佳作中的精品。一枚邮票寄托着游子对故乡和母亲的眷恋;一张船票承载着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亲人的生死离别。余光中老先生经历过战乱年代,之后随家人抛离了故土,是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诗人,与他来说,岂止是乡愁啊!那淡淡的乡愁中有着浓浓的爱国情结!这首诗是诗人内心的表白,也是被浅浅的台湾海峡隔离的千千万万的大陆人和宝岛人的呼声。这首诗的感情在最后得以升华。这首《乡愁》令余光中老先生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对老先生的认识也止步于此。


《来路孤独常有欢喜》这本书精选收录了包括《乡愁》这样经典的作品在内的余光中先生50年来创作精粹,包括散文24篇,诗歌26篇。精读这本书,可以真正去了解老先生。

老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诗经”“唐诗”“宋词”等等中撷取精华,汲取养料,吸取创作灵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糅合。他的诗词创作构思奇特,想象丰沛,充满了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情感:比如爱国、比如忠贞。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而今黄河反从你的句中来”

“那轰动匡庐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不止不休

可是你倾侧的小酒壶?”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作为诗人的余光中老先生,常是敏感的,多愁的,笔触是细腻的。除了进行诗歌创作,老先生还在散文这块文学领地上耕耘。梁实秋曾这样评价余光中老先生“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猛虎与蔷薇》老先生诠释了英国诗人萨松的这句不朽警句。整篇浓重的哲学味。《我的四个假想敌》有女儿的成长故事,行文又满篇的幽默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天方飞毯,原来是地图》《地图》嗜好地图的余老先生在地图中寄托相思,在地图中畅游故园,在地图中聆听世界。

一篇一篇的散文,不拘一格。难怪有些人认为余光中老先生的散文甚至比诗要好。

读罢《来路孤独常有欢喜》,若有人和你谈起余光中老先生,我想,你不应该只知道“乡愁”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图书馆) 蒙ICP备2021002537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475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电话:15648186098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万顺街80号 网址:tsg.imuchuangye.cn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工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大学交通管理学院